阅读足迹 | 搜小说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分章阅读 26

威廉·夏伊勒 / 著
 加书签  朗读 滚屏

1933年5 月10,也就是希特勒当总理约4 个半月,柏林发生了幕西方世界自从中世纪末期以未曾看到的景象。在约莫午夜的时候,成千万名学生举着炬,游行到了柏林学对面的菩提树街的个广场。炬扔在堆集在那里的批书籍,在烈焰焚烧中又丢了许多书去,最共焚毁了约20000 册书。在另外几个城市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景象。焚书开始了。

海量小说,【欧发书屋】

那个晚,由采烈的学生在戈培尔博士的赞许眼光丢入柏林烈焰中的许多书籍,都是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著作。在这些作家中,德国作家有托马斯·曼和海因里希·曼、里昂·孚希特汪格、雅可布·瓦塞曼、阿诺德·茨威格和斯蒂芬·茨威格、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瓦尔特·腊思瑙、艾伯特·因斯坦、阿尔弗雷德·凯尔和雨果·普鲁斯等。雨果·普鲁斯是草拟魏玛宪法的学者。但是,仅数十位德国作家的作品遭到焚毁,有许多外国作家也能幸免,其中有:杰克·敦、厄普顿·辛克莱、海·凯勒、玛格丽特·山额尔、H·G·威尔斯、哈夫洛克·艾利斯、阿瑟·施尼茨勒、弗洛伊德、纪德、左拉、普劳斯特。用份学生宣言的话说,凡是“对们的途起着破作用的,或者打德国思想、德国家民的基的”任何书籍,都得付之炬。

任的宣传部戈培尔博士从现在起将使德国文化得越纳粹思想的雷池步。在被焚的书籍化为灰烬之际向学生们讲了话。“德国民的灵可以再度表现。在这个旧时代结束了;这光还照亮了新时代。”

照亮德国文化纳粹新时代的,仅有焚书的焰和虽然没有像焚书那么有象征却更加有效的措施,即止千百种书籍在书店售或在图书馆流通,止许多种新书的版,而且还有任何现代西方国家都没有经历的那么规模的文化管制。早在1933年9 月22,就在戈培尔博士的指导据法律设立了德国文化协会。它的目的,用该法律的话说,规定如:“为了推行德国文化的政策,必须使各方面的创造艺术家都集在国家领导个统的组织中。仅必须由国家决定思想方面和神方面的发展路线,而且还必须由国家领导和组织各种专业。”

为了指导和控制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在德国文化协会面成立了7 个协会:德国美术协会、德国音乐协会、德国戏剧协会、德国文学协会、德国新闻协会、德国广播协会和德国电影协会。凡是从事这些职业的,都必须加入有关的协会,这些协会的决定和指示有法律效。这些协会所拥有的权中,有项是它们[242] 可以因“政治可靠”而开除或绝接受会员,这就意味着可以——而且事实常常是——让那些对国家社会主义太热心的从事们的专业或艺术,从而剥夺了们的生计。

凡是30年代在德国生活,只是关心这些事的话,没有能够忘记,曾经有那么悠久的极的文化准的民族,它的文化准竟发生这样令恶心的退化。用说,经纳粹领袖们决定,艺术、文学、报刊、广播和电影都必须专门为新政权的宣传目的和蛮哲学务,这种退化就是可避免的。除了恩斯特·约恩格和恩斯特·维查特的早期作品以外,没有个还在世的比较重的德国作家的作品曾在纳粹当政时期,差多所有这些作家,都在托马斯·曼的带头移居到国外。极少数留在国的作家是自地就是被迫保持缄默。每本书或者剧本的手稿,都必须先宣传部审查,经它认可才能版或者演。

音乐的遭遇算是最好的了,只是因为音乐是各种艺术中政治最少的艺术,而且德国在音乐方面有着从巴哈、贝多芬、莫扎特到布拉姆斯的极为富的遗产。但是,门德尔松的作品则止演奏,因为是犹太(所有犹太作曲家的作品都是被止的),德国的第流现代作曲家保罗·德密特的音乐也是如此。响乐团和歌剧院中的犹太就被清除去。跟作家们样,德国音乐界的多数有名都决定留在纳粹德国,让们的名气和才能为新秩序增加威望。本世纪最优秀的指挥家之威廉·福特汪格勒留在德国。因为袒护德密特而在1934年有年失宠,但是在希特勒统治的其余年代里又恢复活跃。理查德·斯特劳斯也许是世界还在世的第流作曲家了,也留了,而且度担任德国音乐协会主席,借以自己的声名帮助戈培尔糟蹋文化。卓越的钢琴家瓦尔特·吉斯金有很多时间在外国作演奏旅行,这些演奏是宣传部为了提德国“文化”在国外的声望而组织或赞许的。但是由于音乐家们没有移居国外,由于德国古典音乐富的藏,所以们可以在第三帝国时期听到演奏和表演得极为响乐和歌剧。柏林响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是其中最为卓越的。彩的音乐节目起了很的作用,使们忘掉在纳粹统治艺术的退化和很多生活方面的退化。

必须说,在戏剧方面,只演古典剧,就仍然保持着很多原平。用说,马克斯·莱因哈特是和所有其犹太籍演、导演和演员起走了。纳粹剧作家们实在蹩,群众都愿看们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的演子总是。德国戏剧协会主席是个名汉斯·约斯特的失败的剧作家,曾公[243] 开惭地说,凡是有提到“文化”这个字,就想掏。但是,即使是有权决定该演什么剧本,该由谁表演和由谁导演的约斯特和戈培尔,都无法止歌德、席勒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德国舞台得到值得赞扬的而且常常是很的演

真是奇怪,萧伯纳的有些作品竟可以在纳粹德国演,这或许是因为揶揄英国和讽民主吧,也许是因为纳粹没有觉察到的机智和左倾政治观点吧。

最奇怪的是德国伟剧作家格哈特·霍普特曼的况,因为个热心的社会,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时期曾的剧本在帝国的剧场里演。在共和国时期,是德国最受的剧作家,而在第三帝国时期,却仍然保持着这种地位。的剧本继续演。会忘记的最新剧本《堂的女》(《TheDaughteroftheCathedral》)第夜演结束时的景象,当时,霍普特曼,个苍苍发飘垂在黑斗篷的令肃然起敬的,跟戈培尔博士和约斯特臂挽着臂走戏院。,像许多别的德国杰样,已经跟希特勒和解了。机灵的戈培尔曾就此事作了少有效的宣传,断向德国民和国外提起,德国的尚在世的最伟的剧作家,社会和普通的利益维护者,仅留在第三帝国而且继续在写作,的剧本也在演。这位年迈的剧作家到底是真诚依附,还是投机,还是仅仅善,也许可以从战发生的况中看。美国当局认为霍普特曼为纳粹务得太周到了,因而的剧本在西柏林美管区演。于是俄国邀请到柏林去,把当作个英雄,并在东柏林安排了回演的剧本的盛。1945年10月6 ,霍普特曼向共产控制的“德国民主复文化联盟”

发了个贺电,表示希望它能带德国民族的“神复”。

德国曾给世界贡献个杜勒和个克拉那赫,但在近代美术方面却是非常杰的,虽然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和慕尼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是使趣的和有独创的艺术运,而且德国艺术家曾参加了20世纪以印象主义、立主义和达达主义为代表的艺术切新流。

管早期在维也纳想当艺术家而遭到了失败的希特勒自以为是个真正的艺术家,认为,切现代艺术都是退化的和无聊的。在《的奋斗》中曾就这个题目发论,在当政首先采取的行就是“清除”

德国的“颓废”艺术,并企图代之以新的“耳曼”艺术。约有6500幅现代绘画,仅是像科科契加和格罗兹这类德国画家的作品,还有塞尚、凡·[244]更、马蒂斯、毕加索和许多别的画家的作品,都从德国各博馆里拿掉了。

代替它们的作品在1937年夏天行了展览,当时希特勒在慕尼黑个单调的拟古主义建筑里正式主持了“德国艺术馆”的开幕。这个建筑主意设计的,说它在建筑艺术是“无与比和无法模仿的”。在纳粹艺术的这个第次展览中,陈列了从15000 幅应征作品中选的900 幅作品。这是作者在任何国家中没有看到的最蹩的货。希特勒自作了最的选择。原的评选团的主席是德国艺术协会主席阿夫·齐格勒,个平凡的画家。* 据当时跟希特勒在起的同志说,希特勒对评选团所选的某些画极为恼但命令把这些画剔掉,而且用统靴子在好几幅画踢了些洞。在主持展览会开幕式的篇讲演中说,“早已了决心,如果命运给予们权的话,[ 艺术鉴赏] 这类问题是用讨论的,的只是作决定”。而的确作了决定。

在1937年7 月18发表的讲演中,规定了纳粹的“德国艺术”方针:凡是能被了解、得用量说明才能证明它们有权利存在、并且为那些欣赏那种愚蠢的或者自以为是的无聊货的神经病者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将再能公然在德国民族之陈列。任何存幻想!国家社会主义已着手使德国和民清除所有那些危及它的生存和格的影响??随着这个展览会的开幕,艺术的神经错及其对民在艺术的玷污就告终了??

然而,至少还有些德国,特别是在德国的艺术中心慕尼黑,却宁愿受到艺术的玷污。在这个城市的另外个地方,在所必须狭窄的楼梯才能走到的破败的陈列室里,有个“退化艺术”展览会,这是戈培尔博士为了让民看看希特勒保护们免受玷污的那些作品而组织的。容是些选的现代绘画,有科科契加、夏尔和表现主义派及印象主义派的作品。去参观的那天,曾先到德国艺术馆去看了,因为地盘很,走得气吁吁。而这个展览会的观众却拥挤堪,等候入场的从叽叽嘎嘎作响的楼梯直列队排到街。事实,去看的实在太多了,使戈培尔博士到又是生气又是尴尬,于是很止了展览。

对报刊、广播和电影的控制

每天早晨,柏林各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地方的报纸的记者,都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博士或者个助手告诉[245] 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拟标题,什么运该取消,什么运开展,当天需什么样的社论。为了防止误解,除了头训令外,每天还有篇书面指示。对于小地方的报纸和期刊,则用电报或信件发指示。

在第三帝国当个编辑,首先得在政治和种族是“清”的。1933年10月4的德国报刊法使新闻事业成为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

它规定,所有编辑都必须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亚利安血统,是犹太。报刊法第十四条命令编辑们“使报纸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弱德国的外在或量、德国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防及其文化和经济??或者有损德国的荣誉和尊严的东西”。这个命令如果在1933年以实施,正好会取缔德国的每个纳粹编辑和。它现在却开始清除那些是纳粹的或者愿成为纳粹的报刊和记者。

最先被迫刊的报纸之是《伏斯报》。这家报纸创办于1704年,像腓德烈王、莱辛和腊思瑙那样有名的去都曾257 为该报撰稿。它已成为德国最主的报纸,犹如敦的《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但是,它是家自由主义的报纸,而且老板是由犹太办的乌尔施坦因版公司。

它在连续发行了230 年,在1934年4 月1 刊。另家世界驰名的自由主义报纸《柏林报》,拖得稍微久些,直到1937年才刊;虽然它的老板犹太汉斯·拉克曼—莫斯在1933年季就被迫让了在该报中的股份。德国的第三家自由主义报《法兰克福报》,在清除了犹太老板和编辑继续版。该报驻敦记者,英分子和自由主义者鲁夫·寇彻尔,当了编辑,而且像保守的柏林《德意志总汇报》的编辑卡尔·西莱克斯样——也曾当敦记者,获罗得奖学金,在牛津学,是个英国的热崇拜者和自由主义者——为纳粹务得很好,正像全国新闻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度说到以的“反对派报纸”那样,其忠心程度,甚至常常“青于蓝”。面这三家报纸之所以能够幸存去,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德国外部的影响。外这些国际知名的报纸照常版,装幌子,以在国外造成个好印象。它们使纳粹德国既有面,同时又帮它行宣传。

由于德国的各家报纸都受到指示,知该发表些什么东西以及如何写新闻和社论,全国报刊可避免地会显单调划。即使是个受到那么严密的管制和生习惯于从权威的民族,也[246] 对报纸到厌倦。甚至像晨报《民观察家报》和晚报《报》那样的主纳粹报纸,销数也降了。

随着纳粹把报纸家又家地置于控制或者接管去,所有报纸的总销售量就此落千丈。在第三帝国的头4 年中,报纸的种类由3607种减少到2671种。

但是,德国报刊失去自由和减少种类却使获得好,至少在财务方面说是如此。马克斯·阿曼,在第次世界战期间在军队中曾任士,是希特勒的司,如今是版公司埃耶版社社成了德国报刊财务方面的独裁者。是全国报界领袖和德国新闻协会的主席,有法的权可以任意勒令任何刊,随又以极宜的价格把它收购。在个短时期,埃耶版社成了庞版帝国,也许是世界的和最赚钱的版公司。* 管许多纳粹销数降,但是纳粹或者所拥有的或者控制的报纸,在第二次世界战爆发时,占全部报纸销售量2500万份中的2/3.阿曼在纽堡所作的供词中叙述经营的况如于1933年当政??许多像乌尔施坦因版公司那样的由犹太财团或者由跟纳粹敌对的政治或宗财团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公司,都觉得最适当的办法是只有把们的报纸或者资产卖给埃耶公司。买卖这种产业是没有自由市场的,埃那版社总是唯的投标者。在这件事,埃耶版社和它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各版公司扩展成为德国报纸版方面的垄断事业??在这些版企业中的投资获其利。说纳粹报刊纲领的基本目的是消灭切跟对立的报刊,这话是错的。在1934年个时期,阿曼和戈培尔都拼命巴结的编辑们们的报纸编得那么单调划。阿曼说,很遗憾,“目报刊完全单调划,这是政府的措施所造成的,也政府的意愿”。位鲁莽的周刊编辑,《格鲁恩邮报》的埃姆·韦尔克,把阿曼和戈培尔的话当了真。指责说,宣传部的官僚主义和手段使得报刊得那么巴巴。的刊立即被勒令刊3 个月,则被戈培尔撤职,到集中营去。[ 247]电台和电影也很被利用为纳粹政权的宣传务。戈培尔直认为广播(电视当时还没有问世)是现代社会的主宣传工。通的宣传部的广播司和德国广播协会,完全控制了广播事业,使它适自己的目的。的任务所以比较容易实现,是因为在德国,像在欧洲其国家样,广播事业是由国家所拥有和经营的垄断事业。1933年纳粹政府台,国家广播公司就自然落在它的手中。

[寻找更多新章]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目录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欧发书屋(2025) 版权所有
(台湾版)

电子邮箱:mail

周5 3:51